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中的哲学课程本身的抽象和枯涩,加上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限制,对于深刻理解和运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使学生学习哲学的过程变得寓教于乐,水到渠成一直是笔者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哲学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文章
浅析《哲学研究三题议》
单数哲学观
复数哲学观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哲学的终结
《观课议课》之反思
观课议课
课堂教学
反思
新课标下,我们该如何为英语学困生解"困"
新课标
学困生
差生
公平
爱心
沟通
交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议借他山之石解哲学之困
来源期刊 读与写(上,下旬)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哲学 寓言 诗词
年,卷(期) 2015,(23) 所属期刊栏目 行为?意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3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2
字数 2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哲学
寓言
诗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读与写
旬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605
总下载数(次)
149
总被引数(次)
88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