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寻找一种新型、无污染、资源丰富、性价比高的天然防腐剂及抗氧化剂作为化妆品原料,同时为苦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产品深加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野生苦菜为材料,采用滤纸片抑菌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苦菜不同部位(根、茎和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苦菜根、茎、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程度不同,对各种菌的抑菌程度均为叶>茎>根,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根>茎>叶;苦菜不同部位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且其抗氧化能力为叶>茎>根.
推荐文章
广西红树植物银叶树不同部位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银叶树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还原能力
总黄酮
总酚
薄荷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薄荷叶
抗氧化性能
有效成分
石楠不同部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石楠
总原花青素
总酚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血桐叶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血桐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抗氧化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抗氧化性
来源期刊 贵州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菜 抑菌活性 抗氧化性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7
字数 2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平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20 25 3.0 4.0
2 杨琦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3 7 1.0 2.0
3 郭爱华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8 19 3.0 4.0
4 任静宇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3 13 2.0 3.0
5 王佩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2 9 2.0 2.0
6 段辉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2 7 1.0 2.0
7 侯美杰 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菜
抑菌活性
抗氧化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农业科学
月刊
1001-3601
52-1054/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66-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1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70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