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生对见习中诊断学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探讨适合现阶段临床医学生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能力的诊断学见习课的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以201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69人为研究对象,均在2015年2-6月参加了诊断学大课及临床见习课的学习,2015年6月26-30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临床医学生对诊断学见习课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三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并对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BL)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①86.96%(60/69)的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感兴趣;②TBL教学模式,学生对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师生互动能力认可程度最高,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95.00%(57/60),85.00%(51/60)和81.67%(49/60);PBL教学模式,学生对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处理临床实践工作的能力、学习兴趣培养的帮助认可程度最高,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93.33%(56/60),88.33%(53/60)和88.33%(53/60);CBL教学模式,学生对提高处理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学习兴趣培养的帮助认可程度最高,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100.00%(60/60),93.33%(56/60)和91.67%(55/60);③学生认为问诊及病历书写部分,LBL+TBL教学模式优于LBL+PBL及LBL+C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5.82,5.57;P<0.05);体格检查部分,LBL+TBL教学模式优于LBL+PBL及LBL+C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18.19;P<0.05);心电图检查部分,LBL+PBL及LBL+CBL教学模式优于LBL+T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13;P<0.05),但在该部分教学中,LBL+PBL和LBL+CBL教学模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8,1.02,0.55;P>0.05);实验室检查部分LBL+TBL、LBL+PBL及LBL+CBL三种教学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0,12.91;P>0.05);超声检查部分LBL+CBL教学模式优于LBL+TBL及LBL+P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师生互动能力、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帮助培养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优越性;结合学生对见习课堂各种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认识,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相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
推荐文章
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思考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医学生诊断学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诊断学教学
实践课
临床见习
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
超声诊断学
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学生对临床见习中诊断学新型教学模式认识状况的调查
来源期刊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学生,医科 新型教学模式 诊断学见习课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研究与临床思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17.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娟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25 89 7.0 8.0
2 王玲珠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27 197 8.0 13.0
3 高登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63 318 8.0 16.0
4 金鑫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22 107 7.0 9.0
5 马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20 139 7.0 11.0
6 张岩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32 122 8.0 10.0
7 寇惠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16 126 7.0 11.0
8 张春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16 6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生,医科
新型教学模式
诊断学见习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季刊
2095-655X
11-9346/R
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北湖新区荷花路16号 济宁医学院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