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鉴于土拱效应和张拉膜效应对路堤荷载传递及路堤沉降变形性状有重要影响,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基于PIV技术分析路堤填料沉降分布规律从而研究土拱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路堤中的土拱可用高度为0.8倍桩净间距的抛物线描述.之后,基于新的土拱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路堤荷载传递效率计算方法.新方法在计算路堤荷载传递效率时同时考虑了土拱效应、张拉膜效应及地基土反力作用.最后,通过现有文献中模型试验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推荐文章
桩承式加筋路堤研究综述
软土地基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桩体荷载分担比
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方法比较
桩承式加筋路堤
荷载分担比
应力折减系数
桩承式加筋路堤的改进设计方法研究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桩土应力比
设计方法
改进的桩承式加筋路堤荷载传递效应计算方法
桩承式加筋路堤
离散元法
数值模型
土拱效应
张拉膜效应
荷载修正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桩承式加筋路堤荷载传递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张拉膜效应 路堤荷载传递效率 理论计算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8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1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45/j.hust.1708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俊杰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54 3030 27.0 45.0
2 曹文昭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0 127 7.0 9.0
3 付海平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4 11 2.0 3.0
4 郭逸凡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桩承式加筋路堤
土拱效应
张拉膜效应
路堤荷载传递效率
理论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