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定量检测石斑鱼血浆、肌肉组织、肝脏组织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和LC-C1s固相萃取柱串联净化,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10 mmol/L乙酸铵-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外标定量.分别以环境水体中阿维菌素上下限质量浓度(4、8 ng/mL)、伊维菌素上下限质量浓度(6、12 ng/mL)作为受试质量浓度开展生物富集、消除实验,并对石斑鱼的食用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在2.5~200 ng/mL范围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0.25~20 ng/mL范围内,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5、2.5、0.25 ng/mL(血浆),1、1、0.1μg/kg(肌肉组织),2.5、2.5、0.25 μg/kg(肝脏组织),方法定量限分别为5、5、0.5 ng/mL(血浆),2、2、0.2 μg/kg(肌肉组织),5、5、0.5 μg/kg(肝脏组织).3个添加量的平均回收率为74.6%~93.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3%~10.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9.2%~12.6%.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均属于非生物累积性物质,在石斑鱼体内代谢规律相同,均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本研究条件下,环境水体中药物质量浓度是石斑鱼肌肉组织中药物残留质量浓度及消除时间的重要因素.为保证食用安全,环境水体中阿维菌素质量浓度达到4~8 ng/mL时,石斑鱼浸浴72 h后安全食用时间为22 d;环境水体中伊维菌素质量浓度达到6~12 ng/mL时,石斑鱼浸浴72 h后安全食用时间为39 d.
推荐文章
ASE-SPE-HPLC-MS/MS检测水产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快速溶剂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动物源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的QuEChERS-液质联用法测定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ELISA法测定鸡肉和虾肉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
阿维菌素类药物
虾肉
鸡肉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牛奶中4种阿维菌素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
牛奶
阿维菌素类
残留
C18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斑鱼中阿维菌素类药物多残留测定及食用安全风险评估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石斑鱼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食用安全风险评估
年,卷(期) 2017,(22)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6
页数 8页 分类号 R155.5
字数 7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722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卓真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33 294 11.0 16.0
3 罗方方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13 88 5.0 9.0
4 位绍红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17 87 6.0 8.0
7 王丽娟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12 70 5.0 8.0
8 汤水粉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17 110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5)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斑鱼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食用安全风险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