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ABTS自由基(ABTS+·)清除、Cu2+还原及PTIO自由基(PTIO·)清除(pH4.5和pH7.4)法,评价异荭草苷的抗氧化活性,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以上5个抗氧化分析法中,异荭草苷均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其IC50依次为(6.5±0.2,2.0±0.1,11.0±0.0,637.3±46.6,(508.4±11.4)μmol·L-1.这些IC50值均低于标准抗氧化剂Trolox的IC50值[IC50值分别为11.6±0.8,3.8±0.1,38.0±0.6,668.0±21.5,(692.5±32.9) μmol·L-1].这表明异荭草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这种活性可能是通过氢转移(HAT,hydrogen-atom-transfer)或电子转移(ET,electron-transfer)完成的.异荭草苷HAT的能力可能强于ET的能力.
推荐文章
大鲵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大鲵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花椒籽黑色素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花椒籽
黑色素
抗氧化
白茶体外抗氧化与体内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白茶
D-半乳糖
抗氧化
抗衰老
安全性
蓝莓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蓝莓叶
水提物
抗氧化性
自由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荭草苷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评价与机制
来源期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荭草苷 抗氧化 氢转移 电子转移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46/j.issn.1000-5277.2018.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熙灿 39 534 13.0 22.0
2 黄燕芳 4 4 2.0 2.0
3 江倩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荭草苷
抗氧化
氢转移
电子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277
35-1074/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34-4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4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8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