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新型食品或饲料资源,但是食用或饲用辣木后对动物机体代谢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方法]18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辣木叶粉饲料组(50%MO)和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在饲料干预的第3、10和25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进行解剖,采集肝脏组织样品,并利用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小鼠肝脏进行RNA测序,使用TopHat v2.0.13软件将测序得到的reads序列与小鼠(GRCm38)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计算表达量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对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GO功能及代谢途径进行富集.[结果]从18个样本中共获得转录组数据约109.063 Gb,1 136 175 196条clean reads;与对照组相比,辣木叶粉饲料组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 227个;GO功能分类注释发现,第3、10和25天的差异基因都主要集中在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细胞(cell)和结合(binding)3个过程;差异基因显著富集的KEGG代谢通路有37条fP<0.05).[结论]辣木叶粉对小鼠肝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病毒性心肌炎和类固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有一定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牦牛和犏牛附睾尾部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牦牛
犏牛
附睾尾部
差异表达基因(DEGs)
精子
雄性不育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数据分析与基因发掘
转录组测序
数据分析
基因发掘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IHHNV感染凡纳滨对虾的基因差异表达
凡纳滨对虾
IHHNV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本数目(RPKM)
高通量测序技术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筛选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相关基因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抗性
转录组测序
差异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辣木叶粉对小鼠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辣木叶粉 肝脏转录组 高通量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药材·园林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6-46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R966
字数 65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01/j.issn.1004-390X(n).201706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辣木叶粉
肝脏转录组
高通量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双月刊
1004-390X
53-1044/S
大16开
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
64-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0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