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a-IGZO TFT)的钼/铜源漏电极开展研究.实验证明,单层Mo源漏电极与栅绝缘层之间的粘附性好、表面粗糙度较小、电阻率较大,而单层Cu源漏电极与栅绝缘层之间的结合性差且Cu原子扩散问题严重、表面粗糙度较大、电阻率较小.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我们设计了双层Mo(20 nm)/Cu(80 nm)源漏电极,并采用优化工艺制备了包含该电极结构的a-IGZO TFT.器件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场效应迁移率为8.33 cm2·V-1·s-1,阈值电压为6.0 V,亚阈值摆幅为2.0 V/dec,开关比为1.3×107,证明了双层Mo/Cu源漏电极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推荐文章
低温增强型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特性研究
薄膜晶体管
非晶铟镓锌氧化物
输运特性
磁控溅射沉积
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银/钛源漏电极的研究
非晶铟镓锌氧
薄膜晶体管
银电极
磁控溅射
平板显示
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节能设计方法研究
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节能
电源回路
氧化亚锡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p型材料
氧化亚锡
薄膜晶体管
微观调控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钼/铜源漏电极的研究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平板显示 非晶铟镓锌氧 薄膜晶体管 钼/铜电极 磁控溅射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器件制备及器件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3-82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321
字数 20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fgxb20183906.08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磊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109 693 13.0 23.0
2 董承远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12 28 4.0 5.0
3 刘国超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平板显示
非晶铟镓锌氧
薄膜晶体管
钼/铜电极
磁控溅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