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AD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种窄带Dither技术来改善流水线ADC的SFDR.介绍了Dither的原理和产生电路.基于TSMC 9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12位100 MS/s ADC.在该ADC中运用了Dither技术,并对Dither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了仿真与验证.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幅度为63.25 mV、频率为9.325 MHz、采样频率为50 MHz时,该ADC的SFDR为77.97 dB.采用Dither技术后,在保证SNR几乎不变的情况下,SFDR可达84.79 dB,较不采用Dither技术提高了6.82 dB.
推荐文章
一种适于引入Dither的流水线ADC结构
流水线ADC
Dither
无杂散动态范围
残差
流水线型 ADC误差及相应校正策略研究
流水线型ADC
误差
数字校正
线性度
基于 Simulink 的后台数字校正流水线 ADC 行为级建模
Simulink
行为级建模
流水线型 ADC
参考 ADC
LMS 自适应滤波器
电容误差平均技术在流水线ADC中的应用
流水线 ADC
电容误差平均
电容交换
误差校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窄带Dither技术在流水线ADC中的校正研究
来源期刊 微电子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Dither技术 流水线ADC 电容失配 无杂散动态范围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电路与系统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0,1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79+2|TN432
字数 21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11/j.cnki.1004-3365.1702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兴华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 57 4.0 6.0
2 闫肃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14 2.0 3.0
3 陈铖颖 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感知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 20 14 2.0 2.0
4 赵洪明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10 2.0 3.0
5 靳翔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ither技术
流水线ADC
电容失配
无杂散动态范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电子学
双月刊
1004-3365
50-1090/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坪花园路14号24所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55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11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