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是大学建设的应有之意,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内容.目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构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渐趋成型,其在突破传统评价模式的二元真理论前提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存在将数学确定性置换为实践结果二分性的危险,这将不利于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在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之上,重新思考评价系统的逻辑负载和价值判断依据,厘清模糊方法的范式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是超越和拒斥当前二元逻辑范式对评价本质追求遮蔽状况的必然选择,也是建构新时代具有解释力和实践想象力的评价体系的必然方向.
推荐文章
基于模糊AHP的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法
课堂教学质量
评价
模糊数学在教学型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
教学型大学
教学质量
层次分析法
基于动态模糊理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课堂教学质量
动态模糊评价
模型
基于Vague集的教学质量多指标模糊评价
教学质量
多指标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Vague集
算术运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方法范式研究——基于反本质主义立场
来源期刊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模糊数学 模糊评价+ 评价范式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高教研究与评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55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开宇 46 726 15.0 26.0
2 邓飞 9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
模糊数学
模糊评价+
评价范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74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77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