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明确1例胎儿染色体拷贝数目变异的性质,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高龄孕妇1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胎儿羊水,并采集孕妇及配偶静脉血,采用常规G显带分析羊水细胞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利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分析胎儿及其父母基因组DNA拷贝数目变异,使用RepeatMasker软件分析断裂点区域序列特征,并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 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胎儿及其父母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aCGH分析结果显示胎儿1p36.33-36.32区域存在2.8 Mb杂合性缺失,且包含4个功能基因,其父母基因组DNA未见拷贝数目异常;断裂点区域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断裂点区域序列GC含量升高,含有7个富含GC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包含12种Alu重复单位共32个Alu序列.结论 胎儿1p36区域缺失为新发突变,具有致病性,可能与富含GC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参与缺失的形成有关.
推荐文章
特殊特纳综合征1例孕妇的遗传学分析
特纳综合征
高通量测序技术
口腔黏膜脱落细胞
无创基因产前检测
18-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分析
产前诊断
羊膜腔穿刺术
超声检查,产前
3例16p11.2微缺失综合征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其产前超声分析
畸形,严重的畸胎
16p11.2微缺失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17q12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产前诊断分析
17q12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
CMA
产前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例1p36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学科
关键词 1p36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微阵列比较基因杂交技术 断裂点区域序列分析 常规G显带分析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预防与控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07/j.issn.1674-3474.2018.01.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p36微缺失综合征
产前诊断
微阵列比较基因杂交技术
断裂点区域序列分析
常规G显带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月刊
1674-3474
41-1400/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7号
36-161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0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584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