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笔者以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HGS1715(D-Argr)为研究对象,在5L全自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产L-精氨酸合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淀粉水解糖13.5%、玉米浆1.5%、(NH4)2SO4 5.0%、KH2PO4 0.4 g/L、MgSO4·7H2O 0.4 g/L,L-精氨酸最高产率为48.46 g/L.
推荐文章
谷氨酸生产菌培养基最优配比设计
谷氨酸
发酵培养基
均匀设计
L-谷氨酸螯合铜的合成
谷氨酸铜
螯合
合成
正交试验
条件优化
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溶氧条件优化
谷氨酸棒状杆菌
L-精氨酸
发酵工艺
溶氧
铜在L-谷氨酸螯合树脂上的吸附
树脂
L-谷氨酸
吸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L-精氨酸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L-精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39.97
字数 2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7386.2019.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贤君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5 3 1.0 1.0
2 余汉超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精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
发酵培养基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9-4881
42-1856/T
大16开
武汉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武汉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