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航空工程进展       
摘要:
纵列式直升机前后旋翼之间会产生复杂的干扰现象.针对两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问题进行流场分析,建立基于动量源模型和N-S(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选用k-ωSST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基于压力隐式求解器,对所建立的求解方法进行算例验证;对悬停状态、前向来流状态、后向来流状态的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前后旋翼干扰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计算结果与流场特性,对干扰流场所产生的气动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停状态,前后旋翼性能均降低,后旋翼对前旋翼的性能影响较大;前向来流状态,后旋翼升力损失大于悬停状态;后向来流状态,前旋翼升力损失更为明显,最低处旋翼效率损失近半.
推荐文章
纵列式直升机配平计算分析
纵列式直升机
飞行动力学
配平计算
涡流理论
采用LQR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悬停控制与仿真
直升机悬停控制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MATLAB
最优控制
高速直升机旋翼/螺旋桨/机身干扰特性分析
动量源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
干扰流场
旋翼
螺旋桨
机身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对机翼的 气动影响分析
动量源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
旋翼
机翼
气动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航空工程进展 学科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动量源 N-S方程 SST湍流模型 气动干扰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5,19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V21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清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1 201 9.0 12.0
2 王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2 4 1.0 1.0
3 申遂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9 1 1.0 1.0
4 陈建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9 1 1.0 1.0
5 朱振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纵列式直升机
动量源
N-S方程
SST湍流模型
气动干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工程进展
双月刊
1674-8190
61-1479/V
大16开
201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