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快速路交织区拥堵问题,以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主线交通流量、临界间隙、鼻端与加速车道并入点之间的距离等参数,通过采集快速路交织区相关交通参数,建立匝道通行能力模型,并利用可插间隙的浪费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基于接受间隙理论的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模型.该模型能够为快速路交织区拥堵程度的评估和复杂交通状况的分析提供依据,并在快速路交通设施设计及设计速度选择方面提供科学参考.通行能力模型建立利用了线性回归模型,与现有方法相比,易于应用、实施.
推荐文章
城市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模型
交织区
经验通行能力模型
快速路
间隙接受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交织流率和交织长度的仿真研究
城市快速路
交通仿真
交织流率
交织长度
Vissim
基于匝道控制的快速路合流区通行能力分析
合流区
通行能力
微观仿真
匝道控制
城市菱形立交出入口主路交织长度的仿真研究
交通工程
交织长度
交通仿真
城市菱形立交
出口
入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快速路入口交织区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交通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织区 通行能力 间隙接受理论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91.1
字数 29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岩 8 0 0.0 0.0
2 罗瑞琪 10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5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通工程
交织区
通行能力
间隙接受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交通技术
双月刊
1672-9889
32-1736/U
大16开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223号
28-329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7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