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采用功能性甜味剂木糖醇、山梨糖醇及酸味剂柠檬酸调制酸甜度,搭配富含茶多酚的绿茶浸提液和营养丰富的银耳浓浆经熬制得到低热量、高营养、功能化的茶糖产品.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茶多酚浸提工艺进行改良,建立响应面模型对银耳茶糖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0 ℃,浸提时间为60 min、料液比为1∶50;银耳茶糖最佳配方工艺为,以100 g银耳茶糖成品为基准,添加26.9%银耳浓浆、9.0%茶汁浸提液、78.9%混合糖浆与0.45%柠檬酸,熬制生产的银耳茶糖茶香舒适、银耳风味明显、硬度合适稍带弹性、甜度适中且带有轻微酸涩感.
推荐文章
乌饭生态茶制作工艺技术研究
乌饭树,生态茶
工艺技术
阿里红口香糖的制作工艺研究
阿里红
口香糖
胶基
响应面法
压接电缆制作工艺研究
压接电连接器
电缆
工艺研究
杜仲雄花茶的制作工艺
杜仲茶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
感官评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耳茶糖的制作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银耳 茶多酚 功能性甜味剂 响应面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251,2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4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422.2020.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耳
茶多酚
功能性甜味剂
响应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4-5422
51-1216/N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