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玉米赤霉烯酮(ZEN)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联合染毒小鼠生殖毒性损伤的缓解作用.选取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75只[体重(40±5)g],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200 mg/kg茶多酚(Ⅰ组)、1 mg/kg ZEN+0.5 mg/kg DON(Ⅱ组)、100 mg/kg茶多酚+1 mg/kg ZEN+0.5 mg/kg DON(Ⅲ组)和200 mg/kg茶多酚+1 mg/kg ZEN+0.5 mg/kg DON(Ⅳ组),每组15只.试验期28 d.在试验第1、14、28天,从每组随机抽取5只小鼠称重采样,检测小鼠精子质量、睾丸脏器系数、睾丸组织标志酶活性、血清性激素含量及睾丸组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并制作睾丸组织切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精子活率及数量、血清性激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血清丙二醛(MAD)含量显著上升(P<0.05).添加茶多酚后,小鼠的睾丸脏器系数、精子活率及数量、血清性激素含量、睾丸组织AKP、LDH、γ-GGT、CAT、SOD及GSH-Px活性显著上升(P<0.05),精子畸形率、血清MAD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第1天相比,Ⅰ组小鼠睾丸组织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Ⅱ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精子质量、睾丸组织标志酶活性、血清性激素含量、睾丸组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Ⅲ组小鼠睾丸组织CAT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Ⅳ组小鼠睾丸组织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2)睾丸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染毒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基膜不完整,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体积缩小,细胞之间空泡化,管腔内精子数量减少,经茶多酚保护后得到改善.综上,茶多酚能有效改善ZEN与DON联合染毒小鼠精子质量与睾丸组织内标志酶活性,提高血清性激素含量及睾丸组织抗氧化功能,显著降低生殖毒性.
推荐文章
竞争间接ELISA检测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
ELISA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玉米赤霉烯酮
饲料
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性
互作
霉菌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
雌性动物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玉米赤霉烯酮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
睾丸
附睾
精液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赤霉烯酮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及茶多酚的缓解作用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多酚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小鼠 生殖毒性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6-195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811.3
字数 6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20.04.05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9)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多酚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小鼠
生殖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