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A)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等谷物中.自然条件下ZEA和DON经常混合污染饲粮、饲料原料乃至人类的食物,由于其高发生率和高毒性已严重威胁畜禽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本文综述了ZEA和DON及其联合作用的生殖毒性、肠道毒性、免疫毒性、遗传毒性及致癌性,以期提高人们对其毒性的认识,避免畜禽养殖过程中ZEA和DON的毒害.
推荐文章
竞争间接ELISA检测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
ELISA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玉米赤霉烯酮
饲料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及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性
吸附
生物降解
降解机理
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
雌性动物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
霉菌毒素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性 互作 霉菌毒素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0-24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S816
字数 4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20.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计成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 215 2559 28.0 39.0
2 周建川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 4 38 2.0 4.0
3 史东辉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2)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性
互作
霉菌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