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中国工夫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茶汤滋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对17个国内主产茶区工夫红茶的多酚类、氨基酸、茶色素类、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不同产区工夫红茶的品质成分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是主要的品质成分,茶黄素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的比值为1.05~1.12,是其滋味鲜醇、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英红、海红、信阳红、宜红、越红、黔红和祁红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4%,是其茶汤甜醇滋味的重要物质基础;黄酮在大叶种红茶(滇红、英红和海红)中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大于2.7%.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尤其是呈现甜香、花香的萜烯醇含量较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滋味品质评价模型,该预测模型对红茶滋味品质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较为相似,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35;茶黄素和茶多酚含量是进行工夫红茶品质分析的重要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显示闽红自为一类,滇红、英红和海红等大叶种红茶聚为一类,其他中小叶种红茶聚为一类.PLS-DA可将2类不同品种工夫红茶明显区分,并获得8种差异性指标,尤其是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醛等,可作为区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工夫红茶的指标物质.该研究丰富了工夫红茶风味品质的基础理论,同时为红茶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推荐文章
不同级别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云南红茶
香气成分
级别
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陕南春季工夫红茶加工工艺优化
工夫红茶
加工工艺
感官审评
茶黄素
香气
基于色差系统的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工夫红茶
茶汤亮度
色差分析
多变量分析
基于单萜类香气组分的工夫红茶发酵适度判别
单萜
发酵
判别
适度
工夫红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夫红茶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品质成分 香气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成分分析|Composition Analysi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71.1|TS20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00611-15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夫红茶
品质成分
香气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