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茶叶科学       
摘要:
利用从普洱茶中分离的优势种群黑曲霉H-15和酵母菌P1接种绿茶茶汤进行混菌发酵,对发酵过程中茶汤内质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咖啡碱和茶多酚总量变化较小,但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变化较大,其中酯型儿茶素GCG、ECG、EGCG的含量快速降低,ECG、EGCG在30h后不能检出,GCG在40h后不能检出,发酵60h后,非酯型儿茶素EGC、DL-C、EC和GA含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到589.9%、26.5%、139.9%和219.4%,氨基酸含量减少75.9%,可溶性总糖减少15.2%,pH由发酵前的4.93降至3.25。
推荐文章
绿茶茶汤混菌发酵过程中内质成分的变化
黑曲霉
酵母菌
茶汤
液态发酵
化学成分
绿茶茶汤中主要品质成分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绿茶
茶汤
近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预测模型
绿茶茶汤对肥胖相关肠道菌群的影响
绿茶茶汤
肠道菌群
肥胖
拟杆菌门微生物
厚壁菌门微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绿茶茶汤混菌发酵过程中内质成分的变化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黑曲霉 酵母菌 茶汤 液态发酵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72.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曲霉
酵母菌
茶汤
液态发酵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08-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