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比较不同原料绿茶茶汤沉淀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参与冷后浑形成比率,研究绿茶冷后浑形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绿茶茶汤之间沉淀量差异极大,茶汤中蛋白质、咖啡碱、茶多酚、黄酮化合物、酯型儿茶素(包括EGCG、GCG、ECG、CG)、Ca2+、Na+、Ni2+相比其他化学成分更容易参与绿茶冷后浑的形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咖啡碱与酯型儿茶素是绿茶冷后浑形成的关键化学成分,通过初始茶汤中这两种化学成分含量可以预算茶汤可能形成的沉淀量,Cream(g/L)=-172.071+0.129xC 咖啡碱+0.024xC 酶型儿茶素(R2=0.936).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绿茶冷后浑形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绿茶茶汤混菌发酵过程中内质成分的变化
黑曲霉
酵母菌
茶汤
液态发酵
化学成分
日照绿茶茶品质研究进展
日照绿茶
茶品质
质量标准
绿茶茶汤冷冻浓缩研究初报
冷冻浓缩
绿茶
温度
基于色差系统的工夫红茶茶汤亮度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工夫红茶
茶汤亮度
色差分析
多变量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绿茶茶汤冷后浑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绿茶茶汤 冷后浑 形成
年,卷(期) 2010,(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532
页数 分类号 TS272.5+1
字数 4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勇泉 3 91 3.0 3.0
2 尹军峰 3 9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73)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茶茶汤
冷后浑
形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