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曾用名: 语文教学通讯B

为中学语文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困难,提供中语教改新信息,回答教师进修中的难题疑虑,沟通教师交流中的相互联系。
主办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委
ISSN:
1004-6097
CN:
14-1017/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24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陈钟梁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0-22
    摘要: 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2001年教育部批准立项.经过五年多的探索、总结、拓展,业已形成辐射广泛、参与众多的"活动式"教学研究中心(...
  • 作者: 李燕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1
    摘要: 现今社会存在着阅读氛围的"低俗"现象,很多学生喜欢读的是"网文"、"帖子"、"电邮"等,在他们看来,名著本身"晦涩难懂"、"没有时代味",看看简介目录或者连环画、电视剧,略知一二也就够了.《...
  • 作者: 肖家芸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2-23
    摘要: 一、活动的重心与特性语文"活动式"教学的活动是以"第一课堂"的常规教学为中心,以"第二课堂"和"两个范围"为辅助的.
  • 作者: 沈小媛 肖家芸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3-25
    摘要: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 155. 小启
    作者: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3
    摘要:
  • 作者: 余映潮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6-27
    摘要: 我在谈及阅读教学的备课时,提到的要求是比较高的:1.要有先进的理念.2.要拥有参考资料.3.要备详案.4.要有备用教案.
  • 作者: 周秀芳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27-28
    摘要: 一、朗读品味法关于这一点,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郑桂华老师在杭州上的一节观摩课-《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
  • 作者: 吴允高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37
    摘要: 《两小儿辩日》之"汤""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在句中是热水的意思,辨别"汤"的古今不同含义,是教学重难点之一.我从这个故事开始教学:一北方人到福州旅游,在饭店点了饭菜吃完,客人道:"来一点...
  • 作者: 谢建华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38-39
    摘要: 在实践中,我也常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在听课中,我也常留心观察一线教师们如何组织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前不久,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片断:
  • 作者: 杨晖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0-41
    摘要: 一、以《命运交响曲》导入二、人物简介师:请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贝多芬.(生回答.)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还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真是令人佩服啊!
  • 作者: 仇定荣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2
    摘要: [片段一]师: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但是它们的发音原理倒是非常简单:我们只要把食指按在玻璃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就跟金龟子的叫声差不多.
  • 作者: 王丽波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3-44
    摘要: 我喜欢这个"孝"字.尤其是用甲骨文和金文写的"孝"字.
  • 作者: 陈淑颖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4
    摘要: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荒岛余生》文本,研讨并了解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赏析部分精彩语段.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层层深入1.说到英雄这个富有魅力的词语,不由得让人想起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英雄》了...
  • 作者: 齐秀萍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5
    摘要: 一、导读激趣复习"传"的文体特点,播放《包青天》歌曲,介绍包拯其人.二、朗读感知1.听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正音和句读.
  • 作者: 成建忠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6-47
    摘要: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五类,分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要.
  • 作者: 王云霞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7
    摘要: 一、苏学士错续菊花诗苏轼,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故后人经常称之为苏东坡.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记载了苏东坡续错王安石诗的故事,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安石不在,却见案上有...
  • 作者: 叶彦勋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8
    摘要: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范仲淹亦贬谪邓州.坎坷的仕途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岳阳楼重修落成之际,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范仲淹此时最清楚该对滕子京说些什么,遂不...
  • 作者: 李雯静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49
    摘要: 品味语言的基本思路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说法或写法不一样的词语或句子),在具体操作中,品味语言可从寻找"非常态"的词语和"非常态"的句子入手.
  • 作者: 陈晓涛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0-51
    摘要: 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64年了:茨威格,一战中的和平战士,二战中举足轻重的流亡作家,却在法西斯最猖獗的时刻选择了自杀!
  • 作者: 傅嘉明 莫娟娟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1
    摘要: 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说她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左手的虎口,所以给郭沫若起的乳名叫"文豹".他在家排行第八,母亲称呼他为"八儿".
  • 作者: 朱斌 黄厚江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2-53
    摘要: 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课型,可很多青年教师并不熟悉作文评讲课的基本要求,本文拟介绍作文评讲课的基本类型,并谈谈作文评讲教学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作者: 谭轶斌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4
    摘要: 有一次,我带着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去参观一个艺术双年展,展会上有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的一件互动作品.那是一棵树,参观者可以在提供的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后把它挂上去.
  • 作者: 曹静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5
    摘要: 审题,就是在写作前对作文的题目进行细致地全面地思考分析,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写作的要求.怎样指导审题呢?上周的一次作文课给了我一点启示:借半命题作文指导学生审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 作者: 张斗和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6-57
    摘要: 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不同的是,新的中考注重从"三个维度"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2006年,许多省市的中考题纷纷"聚焦"...
  • 作者: 傅嘉德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7-58
    摘要: 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愈来愈显得重要.考查的重点也逐渐移向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 作者: 丁波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59
    摘要: 期中考试结束后,为了进行调研,我走进了三位教师的评卷课课堂.三位教师的层次不同,但我发现他们在评卷课上都是教师一讲到底:没经验的年轻教师,从头到尾几乎是把答案报了一遍;
  • 作者: 张妙君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60
    摘要: 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避讳".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即"民风",用"人风"代替"民风",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 作者: 刘心武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61-62
    摘要: 我5岁时,本已同父母分床而睡,可是那时我不仅已能做梦,而且还常作恶梦.惊醒以后,便跳下床,光脚跑到父母的床上,硬挤在他们身边一起睡.开头几次,被我搅醒的父母不仅像赶小猫似的发出呵斥我的声响,...
  • 作者: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61
    摘要:
  • 作者: 梁晓声
    发表期刊: 2007年11期
    页码:  62-63
    摘要: 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我不可能永不摘下,我想,这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感.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基本信息

刊名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主编 徐永平
曾用名 语文教学通讯B
主办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委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4-6097 CN 14-1017/G4
邮编 030024 电子邮箱 txb@ywtd.com.cn
电话 0351-6378140 网址 www.ywtd.cn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评价信息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