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获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弓形虫P30蛋白,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自行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P30基因片段,用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后,连接到同样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和pMALP2)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分别得到含重组质粒pBV220-P30和pMALP2-P30的工程菌.扩菌提取质粒经过酶切分析和PCR扩增鉴定后,证实P30基因的两个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其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作准备.
推荐文章
弓形虫P30基因MBP融合蛋白的表达
弓形虫
P30基因
融合
表达
弓形虫P30的克隆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弓形虫
主要表面抗原P30
基因克隆
巨噬细胞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P3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来源期刊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 P30基因 克隆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82.5
字数 17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34.2000.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跃然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24 138 6.0 11.0
2 游力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17 101 6.0 9.0
3 丛华 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3 8 2.0 2.0
4 王伟 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4 12 1.0 3.0
5 古钦民 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3 13 2.0 3.0
6 黄勇 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
P30基因
克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