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茶油机榨油、精炼油和超临界CO2萃取油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色和罗维朋比色法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活性白土用量、脱色温度和时间对机榨茶油毛油品质及色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油在520 nm处有吸收峰,该峰随油色变浅而消失.茶油在罗维朋红值特征吸收波长535 nm处的吸光值与罗维朋红值有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86.最佳脱色条件是活性白土用量8%,120℃,20 min.随白土用量的增加,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茶油的酸值和羰基价有上升的趋势,而过氧化值和磷脂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酸值和羰基值低于GB11765-89和GB2716-88的要求.
推荐文章
进口牛羊油的碱炼-脱色与直接脱色色泽的比较
牛羊油
色泽
碱炼-脱色
直接脱色
浓香葵花籽油精炼脱色剂及脱色工艺的研究
浓香葵花籽油
活性白土
碱化
脱色剂
油脂色泽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油脂色泽
图像处理
罗维朋比色法
注射用茶油精炼工艺的研究
茶油
精炼
工艺
注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油色泽测定及脱色工艺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油 脱色 分光光度法 色泽测定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25.1+6|S794.408
字数 3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00.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海雁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45 1131 22.0 32.0
2 谢碧霞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84 2142 27.0 42.0
3 王承南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4 703 14.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288)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2(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3(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油
脱色
分光光度法
色泽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月刊
1673-923X
43-1470/S
大16开
湖南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1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