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酯化处理是利用超临界CO2从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维生素E的重要步骤之一,常用甲酯化方法进行酯化处理,然而因甲醇有剧毒,处理过程有诸多不便.本文探讨了乙酯化处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影响乙酯化率的主要因素是乙醇与豆油脱臭馏出物的重量比例、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催化剂硫酸浓度对其影响较小.最佳酯化因素组合是:乙醇与豆油脱臭馏出物的重量比例为0.6、硫酸浓度1%、酯化温度80℃、酯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最高酯化率可达74.5%.影响维生素E损失率的最主要因素是酯化时间和酯化温度,乙醇与豆油脱臭馏出物的重量比例和硫酸浓度对其影响较小.在乙酯化过程中,维生素E损失的最小值为4.18%.
推荐文章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甲酯化工艺研究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脂肪酶
甲酯化
酸价
固体酸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工艺研究
SO42-/TiO2-SiO2固体酸催化剂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
甲酯化
水力空化强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酯化脱酸反应研究
水力空化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维生素E
酯化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连续酶法甲酯化工艺研究
大豆油
脱臭馏出物
酶法连续甲酯化
脂肪酶
维生素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酯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豆油脱臭馏出物 酯化 酯化率 维生素E损失率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3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03.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海乐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系 394 5399 37.0 53.0
2 樊明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63 1536 21.0 27.0
3 吴守一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系 35 980 19.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豆油脱臭馏出物
酯化
酯化率
维生素E损失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