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比色法对苦荆茶(Ilex.sp)中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了多酚类物质在不同等级和产地的茶叶中含量存在差异,嫩叶中含量明显高于老叶;在芽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竟高达9.39%左右,接近普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因而推测苦荆茶可能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推荐文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荆茶中多酚类物质的研究
苦荆茶
多酚类物质
超声波
光照对苦荞芽多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苦荞芽
高效液相色谱
多酚
抗氧化
化学计量学
金丝小枣中多酚类物质的分离纯化研究
金丝小枣
多酚
分离
纯化
红肉苹果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测定
红满堂
酚类物质
抗氧化性
DPPH法
FRAP法
ABTS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荆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来源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苦荆茶 多酚类物质 比色法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1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409-C.2005.0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荆茶
多酚类物质
比色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双月刊
1673-1409
42-1741/N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85
总下载数(次)
2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