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被选入教材的丁西林的独幕讽刺喜剧<三块钱国币>,历来都被视为"优秀"剧作.但笔者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部作品反映的内容,以"阶级斗争"观念,替代了人类的道德观念.作品所颂扬的"情",只是一种"阶级偏见",而其所讲的"理",实为"胡搅蛮缠".
推荐文章
高校德育课教学中的“情”与“理”
高校德育
情感
理性
'情理二分'
'情理合一'
报纸民生新闻的采访与创作中的"情"与"理"
报纸民生新闻
采访与创作
'情'与'理'
美术教学中的情和理
美术教学
艺术
活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块钱国币》中的情与理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5,(3) 所属期刊栏目 挑战教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