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荔枝采后果皮褐变的程度,为生产上的分级和研究中定量果皮的褐变程度提供依据,以淮枝、糯米糍、桂味为材料,研究了采后其果皮颜色变化过程中亮度(L*)、色饱和度(C*)、色度角(h)值及a*值和b*值的变化规律,探讨这些指标与褐变程度的关系,并推导出褐变与这些指标变化相关的方程式.结果表明,色度指标L*,a*,b*和C*值的变化均可用平衡量荔枝果皮的褐变程度,其中以C*值的相关性最高,并确定了3个品种荔枝C*值与褐变程度的对应关系,将荔枝果皮褐变程度数量化,建立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
推荐文章
荔枝果皮褐变机理与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荔枝
褐变机理
防褐保鲜技术
低温贮藏荔枝果皮结构与采后失水、褐变的关系研究
荔枝
低温贮藏
果皮结构
失水
果皮褐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荔枝果皮褐变程度的数学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果树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果皮 褐变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5-69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980.2006.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冬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41 512 12.0 21.0
2 陈维信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7 303 11.0 17.0
3 吴振先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3 134 6.0 11.0
4 苏美霞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4 69 3.0 4.0
5 季作梁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1 14 1.0 1.0
6 朱世江 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果皮
褐变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果树学报
月刊
1009-9980
41-1308/S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36-9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59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