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场增强金属诱导侧向晶化方法获得了结晶良好的多晶硅薄膜,并采用该工艺制备了p沟道薄膜晶体管器件,其迁移率为65 cm2/(V·s),开关态电流比为5×106.采用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对多晶硅薄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电场于两电极之间有促进多晶硅薄膜晶化的作用.采用EFE-MILC技术获得了大的晶粒尺寸,并用此技术制备了p沟多晶硅TFT.表明EFE-MILC技术是在低温下获得大晶粒尺寸p-Si薄膜和高性能p-Si TFT的好方法.
推荐文章
P-Si TFTs带间隧穿电流的建模研究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带间隧穿
建模
Au/(Si/SiO2)/p-Si结构中电流输运机制的研究
半导体技术
射频磁控溅射
I-V特性
电场协助隧穿
ZnO:Al/p-Si的接触特性
氧化锌异质结
C-V特性
I-V特性
界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Si TFT的电场增强MILC制备技术
来源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金属诱导侧向晶化 电场增强晶化 多晶硅薄膜 薄膜晶体管
年,卷(期) 200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321.5
字数 20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1-4512.2006.07.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祥斌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45 285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诱导侧向晶化
电场增强晶化
多晶硅薄膜
薄膜晶体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1-4512
42-1658/N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38-9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88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