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磁控Al和Cu靶共溅射方法,通过FJL560D2型超高真空磁控溅射仪制备薄膜.采用不同的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来获得不同特性的薄膜.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纳米压入硬度测试仪对薄膜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Cu薄膜是由细小颗粒聚集形成的致密合金薄膜.随着Cu溅射功率的增加,薄膜中的Cu含量增加,薄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加,薄膜的显微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664 Hv和203GPa.薄膜中组织除α-Cu(Al)相以外,还会形成新的合金相.薄膜经过退火后,成分没有明显变化,但会加快新相的形成,如θ-Al2Cu和ω-Al7Cu2相的形成.这些相的形成对薄膜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推荐文章
磁控共溅射Al-Cu-Fe薄膜表面形貌分析
Al-Cu-Fe薄膜
磁控溅射
表面形貌
基底材料对磁控共溅射Al-Cu-Fe薄膜特性的影响
Al-Cu-Fe薄膜
磁控共溅射
基底材料
表面形貌
结合强度
粗糙度
共溅射法制备AZO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
AZO薄膜
共溅射
溅射功率
光电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控共溅射制备Al-Cu薄膜分析
来源期刊 轻金属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磁控共溅射 Al-Cu 薄膜 组织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轻合金及其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146.21
字数 1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752.2007.1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洲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76 583 11.0 20.0
2 周细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114 777 15.0 25.0
6 王子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控共溅射
Al-Cu
薄膜
组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轻金属
月刊
1002-1752
21-1217/TG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184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