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发动机试验台上,利用CB-466燃烧分析仪研究了整体式和分体式进气道对四气门汽油机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体式进气道与整体式相比平均指示压力和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较低,仅为整体式进气道的73.3%和87.6%.二者随转矩的增加逐渐减小,整体式进气道中等转矩时的平均指示压力和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大约仅为小转矩时的50.1%和67.1%,而分体式进气道时,则为小转矩时的76.2%和73.8%.整体式进气道平均指示压力和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随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加;分体式进气道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率随转速的增加逐渐增加,而最高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先随转速增加,当达到中等转速后又逐渐减小.
推荐文章
进气道喷水对汽油机燃烧特性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
汽油机
进气道喷水
双喷射
燃烧
三维数值模拟
排气再循环与燃烧边界条件耦合对增压汽油机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进气道喷射汽油机
排气再循环
燃烧边界
燃油消耗率
燃烧循环波动
进气道喷油式汽油机喷射模式对怠速工况油气混合的影响
汽油机
进气道喷油
怠速工况
开阀喷射
闭阀喷射
燃油质量分布
CUB100汽油机缸盖热负荷分析
三维传热
温度场
有限元
内燃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进气道型式对四气门汽油机低速低负荷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进气道型式 四气门汽油机 燃烧压力循环变动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413.4
字数 27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8740.2008.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素荣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 71 567 14.0 20.0
2 刘瑞林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 106 850 15.0 24.0
3 温永继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 6 10 2.0 3.0
4 靳尚杰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 10 63 4.0 7.0
5 孙武全 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 6 53 3.0 6.0
6 马康 海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进气道型式
四气门汽油机
燃烧压力循环变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