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道岔系统动力学理论,考虑轨距加宽式转辙器的结构特性,建立列车/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350 km/h客运专线18号高速道岔为例,计算分析了列车以350 km/h直向及80 km/h侧向过岔时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转辙器轨距加宽可提高列车直、侧向过岔时的平稳性,降低直向过岔时尖轨的磨耗指数,减轻尖轨侧磨,增加尖轨开始受力截面的轨顶宽度;增大转辙器部位的动轮载、轮缘力及动应力,对尖轨受力不利;转辙器轨距加宽对列车侧向过岔的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有不利影响,对直向过岔的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我国350 km/h客运专线高速道岔设计中,暂不使用转辙器轨距加宽技术.
推荐文章
客运专线道岔轨距加宽式转辙器动力仿真
客运专线
道岔
转辙器
动力仿真
道岔动力参数设计法及其在转辙器设计中的应用
道岔
动力参数
转辙器
轨距加宽
轮轨关系
高速铁路FAKOP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方案研究及仿真
动态轨距优化
提速道岔
仿真分析
钢轨廓形优化对转辙器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60N高速道岔
廓形优化
转辙器
动力特性
对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辙器轨距加宽对高速道岔动力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道岔 转辙器 轨距加宽 动力特性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13.6
字数 38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029.2008.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85 3216 25.0 35.0
2 李成辉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5 668 14.0 21.0
3 蔡小培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9 105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8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道岔
转辙器
轨距加宽
动力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672-7029
43-1423/U
大16开
长沙市韶山南路22号
42-5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3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6874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