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绿变色素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有效控制大蒜的绿变现象奠定基础. [方法]以浸提液在595 nm处的吸光度为指标,选取有机溶剂种类、提取溶剂浓度作单因素试验,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作正交试验,研究大蒜绿变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乙醇作提取溶剂对大蒜绿变色素的浸提效果最好.大蒜绿变色素的提取效果随乙醇浓度的升高而越来越好,当乙醇浓度为75%时,提取效果最好.在正交试验中,料液比对大蒜绿变色素浸提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浸提时间、乙醇浓度.[结论]大蒜绿变色素最好的浸提条件为:75%乙醇,料液比1:3(g/ml),浸提时间24 h.
推荐文章
大蒜绿变物质提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大蒜
绿变
色素
提取
分离纯化
大蒜绿变物质的提取及其分离
大蒜
绿变
色素
提取
分离纯化
大蒜绿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大蒜
绿变
机理
影响大蒜精油提取得率的工艺参数研究
大蒜精油
提取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蒜绿变物质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大蒜 绿变 色素 提取
年,卷(期) 2008,(18)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23-75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46.889
字数 1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18.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志敏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2 50 4.0 7.0
2 朱登祥 河北北方学院实验中心 23 82 5.0 8.0
3 尉连玲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 24 1.0 2.0
4 景婷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蒜
绿变
色素
提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