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先引入翻译界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然后分析了两者各自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透视了造成可译性限度的各种类型,从而说明了翻译这门艺术中的确存在不可译的现象,然而这种不可译不是绝对的.可译性的三可,即原文可理解、译者可表达、读者可接受,始终是历代翻译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推荐文章
试谈可译和不可译
翻译
可译性
不可译性
论可译性限度研究的符号学途径
可译性限度
符号学意义
等值
翻译标准
试谈可译和不可译
翻译
可译性
不可译性
全球本土语境下的中国译论史划分
中国译论史
翻译散论期
翻译专论期
翻译综论期
翻译宏论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
来源期刊 考试周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翻译 可译性 可译性限度
年,卷(期) 2008,(46)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语言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H0
字数 5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翻译
可译性
可译性限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考试周刊
半周刊
1673-8918
22-1381/G4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
12-53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175
总下载数(次)
438
总被引数(次)
1520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