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共蒸法制备了新型AlSb多晶薄膜. 通过XRF、XRD、Hall测试及电导率温度关系等研究了AlSb多晶薄膜的组分、结构及性能. 分析表明,刚沉积的AlSb薄膜为非晶相,在540℃以上退火转变为AlSb相,转变的程度取决于退火的温度及Al、Sb的原子配比,其中NAl ∶ NSb为47.2 ∶ 52.8,580℃退火后的薄膜多晶转变最为明显,结晶度较高;测试结果表明,退火后的AlSb薄膜为p型间接带隙半导体,载流子浓度为1019cm-1,吸收系数为104,而且在升降温阶段电导率发生不可逆变化. 这种薄膜用于TCO/CdS/AlSb结构的太阳电池器件中已经得到200mV左右的开路电压.
推荐文章
大气环境下多晶硅薄膜的疲劳性能
微机电系统
多晶硅
薄膜
疲劳
用共蒸发法制备AlSb多晶薄膜
AlSb
退火
多晶薄膜
Te掺杂AlSb多晶薄膜的性质研究
Te掺杂
AlSb多晶薄膜
用磁控溅射和退火方法制备AlSb多晶薄膜
AlSb多晶薄膜
磁控溅射
退火
太阳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lSb多晶薄膜材料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lSb 退火 多晶薄膜 共蒸发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5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4
字数 25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77.2009.005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良桓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424 10.0 17.0
2 郑家贵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9 317 9.0 15.0
3 雷智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39 4.0 6.0
4 武莉莉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6 217 8.0 13.0
5 贺剑雄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8 1.0 2.0
6 宋慧瑾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Sb
退火
多晶薄膜
共蒸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