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以期提高口服时的存活率和常温下的保存期.方法 根据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的耐酸性和在人工肠液中的崩解性,确定空气悬浮法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与大小.根据恒温37℃、相对湿度60%~65%条件下贮存3个月后菌体存活率,考察其贮存稳定性.结果 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微胶囊包囊产率56.49%,包囊效率87.45%.微胶囊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平整的囊膜,粒径大小基本在400~500μm.加保护剂的微胶囊菌体存活率高于10%,且远远高于冻干菌粉和无保护剂微胶囊组.结论 确定了空气悬浮法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活菌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腹泻
儿童,学龄前
布拉氏酵母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苗的研制
兔出血症
巴氏杆菌病
二联苗
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铝胶二联灭活苗的研制
兔出血症
巴氏杆菌病
二联铝胶苗
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保健酸奶的研制
低聚果糖
酸牛奶
研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的研制
来源期刊 食品与药品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 微胶囊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4.9
字数 51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79X.2009.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籍保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22 2194 26.0 40.0
2 张玉华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14 103 5.0 10.0
3 凌沛学 26 208 8.0 13.0
4 张天民 9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
微胶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药品
双月刊
1672-979X
37-1438/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989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9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