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微波法提取薏苡仁油的主要影响因素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料液比和药材粒度;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微波对薏苡仁油成分的影响,并与加热回流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薏苡仁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采用无水乙醇作溶剂、药材粒度60目、微波辐射功率300 W、微波辐射时间7 min、料液比1∶5,在此条件下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6.87%;气相色谱分析表明,微波法与加热回流法提取的薏苡仁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微波辐射对薏苡仁油成分无影响.
推荐文章
薏苡仁油致突变性实验研究
薏苡仁油
Ames试验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致突变性
薏苡仁油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性研究进展
薏苡仁油
主要成分
薏苡仁酯
薏苡素
功能性
抗癌
薏苡仁油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薏苡仁油
免疫功能
ICR小鼠
经口灌胃
8种薏苡仁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薏苡仁油
脂肪酸
1-棕榈酸-2-亚油酸-3-油酸甘油酯(PLO)
1,3-二油酸-2-亚油酸甘油酯(OUO)
甾醇
生育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法提取薏苡仁油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薏苡仁 薏苡仁油 微波提取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2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425.2009.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文英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87 569 14.0 17.0
2 朱庆书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33 271 10.0 14.0
3 金宏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37 354 12.0 17.0
4 公衍玲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77 467 13.0 17.0
5 蒋艳霞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薏苡仁
薏苡仁油
微波提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月刊
1672-5425
42-1710/TQ
大16开
武汉市关山大道330号武汉工程大学研究设计院内
38-35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