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定几何超声速混压式轴对称进气道的性能,应用在进气道不同位置开槽的方法,研究了在各级锥体上、锥体折角处开槽时锥体上的边界层变化,研究了多工况下开槽对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增压比和起动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槽一方面改变了超声速进气道锥体上的波系分布和进口马赫数,另一方面也使槽后边界层厚度增加,改变了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使摩擦阻力增大.二级锥面上槽后边界层厚度模型1比原型大33.3%,模型2比原型大16.7%,三级锥面上槽后边界层厚度模型1比原型增加52.4%,模型2比原型增加9.1%.开槽使高马赫数下的总压恢复系数有所增加,其增加量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在马赫数为4.0的设计状态下,折角处开槽可使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8%,锥体上开槽可以提高4.3%.锥体折角处开槽对流量系数和起动性能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新型高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人工转捩方法研究
高超声速进气道
边界层人工转捩
线性稳定性理论
高超声速进气道壁面开缝对边界层分离影响研究
高超声速进气道
边界层分离
开缝
总压恢复系数
超声速二元混压进气道边界层吸除方案设计与试验
边界层吸除
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
粗糙元对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影响的研究进展
粗糙元
高超声速
边界层转捩
转捩控制
感受性
横流失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槽对超声速混压式进气道性能及边界层的影响
来源期刊 航空动力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 数值模拟 凹槽 边界层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气动热力学与总体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6
页数 5页 分类号 V23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月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16 116 7.0 10.0
2 未军光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3 38 2.0 3.0
3 莫展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
数值模拟
凹槽
边界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动力学报
月刊
1000-8055
11-2297/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37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6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3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