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串联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2A基因及O型FMDV多表位片段(CTE),将O型FMDV vp1基因和CTE多表位片段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VP1-2A-CTE并测序.经Sal I线性化后,通过电击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并对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重组质粒通过电转进入毕赤酵母后,能表达相对分子量为41.8KD(CTE)和26.5KD(VP1-2A)的蛋白,经Western blot分析,两种蛋白均具有抗原性.在毕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O型FMDV VP1-2A蛋白和多表位片段(CTE),为研制新型口蹄疫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及其多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鉴定
O型FMDV
VP1基因
多表位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鉴定
Asia 1 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的设计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Asia1型口蹄疫病毒
多表位基因
分子设计
毕赤酵母
表达
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A型FMDV
VP1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型口蹄疫病毒VP1-2A基因及多表位片段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口蹄疫 VP1-2A基因 多表位片段(CTE)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分类号 S855.3
字数 2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090.2010.05.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蹄疫
VP1-2A基因
多表位片段(CTE)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2-2090
23-1275/S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