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采用稀酸和酸碱顺序两种方法处理稻草秸秆,20 FPU/g(底物干重)的纤维素酶、底物质量浓度为80 g/L, 45 ℃酶解72 h.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都有较大影响,稀酸处理的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43.4%,葡萄糖质量浓度24.1 g/L)是未处理秸秆(16.8%,葡萄糖质量浓度6.2 g/L)的2.6倍,而酸碱顺序处理的秸秆(60.6%,葡萄糖质量浓度47.7 g/L)则是未处理秸秆的3.6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秸秆后,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移去,秸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秸秆纤维更易受纤维素酶的攻击,并且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越低,纤维素的酶解得率就越高.
推荐文章
木质素磺酸镁对不同纤维素原料酶解的影响机制
木质素磺酸镁
纤维素
酶解
表面活性剂
生物质
生物乙醇
玉米秸秆中不同木质素脱除方法对纤维素酶吸附及酶解效果的比较
玉米秸秆
生物质
生物能源
纤维素酶吸附
预处理
木质素脱除
酶水解效率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生物质燃烧行为影响研究
纤维素
木质素
半纤维素
生物质
模拟生物质
燃烧行为
一组高温混合菌对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
木质素
纤维素
高温混合菌
秸秆生物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预处理 水解 稻草秸秆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5
字数 3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文沂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8 3095 30.0 44.0
2 孙万里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5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62)
二级引证文献  (218)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8(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20(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处理
水解
稻草秸秆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3-1689
32-1751/TS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51号
28-7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38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