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文学侧重于感性抒情,属主情文化,抒情具有绝对化和极端化特点,抒情是不讲理的。解读中国文章则强调读者的感应性。典型的文本解读代表当属清代金圣叹《水浒传》评本和脂砚斋《石头记》评本。中国文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和学生解读文本时,必须要用心灵去领悟、探索和发现,把侧重点放在对“怎样写”的不断叩问和分析上,
推荐文章
少儿媒体怎样写大事浅析
少儿
媒体
阅读情怀
夯实文本解读构筑高效课堂
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本解读:不断叩问“怎样写”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本解读 叩问 中国文学 《石头记》 《水浒传》 解读文本 抒情 极端化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本解读
叩问
中国文学
《石头记》
《水浒传》
解读文本
抒情
极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月刊
1674-8727
11-5929/G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1
80-336
出版文献量(篇)
4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