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副溶血弧菌易引起食物中毒,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是多种毒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分子水平对副溶血弧菌的溶血毒素、尿素酶、蛋白酶、侵袭力和黏附力等毒力因子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分子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及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毒力因子
致病机理
溶血素
Ⅲ型分泌系统
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毒力因子
食源性疾病
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检测方法
PCR
ELISA
副溶血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的研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
耐热性溶血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副溶血弧菌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分子致病机制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2-565
页数 分类号 R378.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秀娟 19 99 6.0 8.0
2 徐保红 43 213 9.0 11.0
3 杨芳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9 9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溶血弧菌
分子致病机制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月刊
1674-3679
34-1304/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安徽医科大学109信箱
26-155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3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