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以音位对为载体,从听说两方面探讨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特征,从而为听障儿童声母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提供指导.方法 对60名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能力与构音语音能力进行分析,分别从听、说和听说对比3个维度对汉语普通话中的9项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得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9项声母音位对在听和说两方面难度分布相似,塞音与鼻音音位对、送气塞音与不送气塞音音位对的难度都较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音位对的难度较高;[2]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难度低于构音语音难度,被试的听觉识别平均分高于构音语音平均分;[3]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平均分和构音语音平均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听觉识别能力越高,构音语音能力也相对较高.结论 听障儿童的构音语音能力落后于听觉识别能力.对听障儿童进行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时,要充分利用其听觉辨识能力,进行听说对比训练,用听带动说,以增强其构音语音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言语听觉能力.
推荐文章
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比识别康复训练内容的编制研究
听障儿童
声母音位对比识别
康复训练内容
听障儿童声母最小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的个案研究
听障儿童
最小音位对
个案研究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声母发音清晰度比较研究
听障儿童
声母
发音方式
发音部位
发音清晰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听说对比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声母音位对 听觉识别 构音语音 听说对比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分类号 R76
字数 4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11.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昭鸣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4 1023 14.0 21.0
2 孙喜斌 124 1176 17.0 30.0
3 刘巧云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0 290 9.0 11.0
4 张蕾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 343 9.0 17.0
5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0 276 10.0 13.0
6 朱群怡 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听障儿童
声母音位对
听觉识别
构音语音
听说对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2-4933
11-5138/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惠新里甲8号
82-915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3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