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重庆地区96份野生大豆和102份地方品种,检测其蛋白质、脂肪及异黄酮含量,并进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探索重庆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生态分布规律以及异黄酮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发掘品质优良的大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野生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于其地方品种,但异黄酮含量高,不同类型大豆的异黄酮含量变异丰富.试验同时筛选出高异黄酮含量优异种质资源5份.认为不同生态区大豆品质含量有差异,地理上存在不同品质性状的分布差异,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地方品种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
豆粕
大豆异黄酮
索式抽提
浅析大豆异黄酮的AOAC测定方法
大豆异黄酮
检测
AOAC官方方法
大豆异黄酮及其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与QTL检测
大豆
异黄酮含量
遗传分析
QT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大豆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不同类型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地方品种 异黄酮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耕种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2
页数 分类号 S565.1
字数 62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向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1 489 11.0 21.0
2 刘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84 853 16.0 26.0
3 王克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9 487 9.0 19.0
4 张继君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43 135 8.0 9.0
5 张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20 2.0 2.0
6 肖鑫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大豆
地方品种
异黄酮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