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从麦芽表面分离和筛选出的乳酸菌作为实验菌种,研究了接种量、接种时间、浸麦温度、浸麦工艺和发芽工艺对成品麦芽麦汁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芽表面分离和筛选出的乳酸菌S32-3初步鉴定为植物乳酸菌,乳酸菌的最适接种量为105个/g绝干大麦,最适接种时间为第一次浸麦开始.浸麦温度为20℃,浸麦工艺为浸4断18浸5断3;发芽工艺为20℃、24 h,18℃、24 h,16℃、24 h,14℃、24 h,制得乳酸菌麦芽的麦汁浊度下降了29.5%.
推荐文章
不同大麦品种及制麦工艺对麦芽质量的影响
大麦品种
制麦工艺
麦芽质量
发芽率
浸麦
发芽
烘干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莲子
乳酸菌
发酵工艺
接种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苜蓿青贮
接种
乳酸菌
发酵品质
产生物胺乳酸菌研究概述
乳酸菌
生物胺
代谢机制
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
利用与危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乳酸菌制麦降低国产麦芽麦汁浊度
来源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乳酸菌 浊度 麦芽 麦汁 制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分类号 TS261.2
字数 30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04.201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长新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10 514 12.0 16.0
2 苏红旭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3 7 2.0 2.0
3 王璐 6 36 4.0 6.0
4 徐凯 13 18 3.0 3.0
5 邱然 7 18 3.0 4.0
6 江国金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菌
浊度
麦芽
麦汁
制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