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不同的光学模型对厚度为6nm,密度为2.2 g/cm3的理想SiO2薄膜理论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薄膜厚度的计算结果随所采取的薄膜密度变化的规律:选用更大的薄膜密度值进行拟合计算会得到更小的厚度结果,其趋势近似线性.参考GIXRR方法测量得到的薄膜物理结构的结果,给出了优化的拟合计算模型(薄膜密度为2.4 g/cm3、表面粗糙度为0.4nm、界面粗糙度为0.3 nm),对于热氧化法制备的厚度小于10 nm的SiO2超薄膜,使用此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可以得到比常规模型更为准确的厚度结果.采用优化的模型拟合了期望厚度为2,4,6,8,10 nm的SiO2超薄膜的SE实验曲线,得到的厚度结果分别为2.61,4.07,6.02,7.41,9.43 nm,与传统模型计算结果相比,分别降低了13.8%,10.3%,8.1%,7.3%和6.6%.
推荐文章
含纳米硅粒SiO2薄膜的光致发光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量子限制效应
nc-Si/SiO2复合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nc-Si/SiO2复合膜
简并四波混频
光学非线性
三阶极化率
PEG-300对SiO2薄膜的修饰
二氧化硅薄膜
聚乙二醇300(PEG-300)
溶胶凝胶法
薄膜厚度对Si基SiO2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Si基SiO2薄膜
纳米压痕
有限元模拟
弹性模量
硬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层模型计算椭偏法测量的SiO2/Si超薄膜厚度
来源期刊 测试技术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SiO2/Si超薄膜 多层模型 椭偏法 X射线全反射 热氧比法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技术与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8-392
页数 分类号 O751
字数 3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49.2012.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江玮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1 2 1.0 1.0
2 王锋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1 2 1.0 1.0
3 孙钦蕾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1 2 1.0 1.0
4 韩小刚 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iO2/Si超薄膜
多层模型
椭偏法
X射线全反射
热氧比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试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1-7449
14-1301/TP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22-1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