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确定灵芝菌固体发酵青木香的发酵终点,为灵青菌质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青木香与灵芝菌共同发酵后,定期取样,测定基质转化率,并分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产物灵青菌质中马兜铃酸Ⅰ和总马兜铃酸的含量.结果:基质转化率、样品中马兜铃酸Ⅰ和总马兜铃酸的含量随发酵时间呈现动态变化:发酵至第28天灵青菌质的基质转化率小幅下降,第28~ 35天相对稳定,此后又大幅下降;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0~28 d马兜铃酸Ⅰ含量基本无变化,28d后含量开始明显下降;UV法测定结果表明,0~28 d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保持下降的趋势,28~35 d含量基本保持恒定,35 d后开始上升.结论:灵芝发酵青木香药材的发酵终点基本可判定为第28 ~ 35天.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青木香的减毒.
推荐文章
双向固体发酵后雷公藤菌质的急性毒性研究
雷公藤
急性毒性
双向性固体发酵
豆粕发酵适宜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技术研究
豆粕
益生菌
发酵
蛋白肽
蛋白酶
纳豆激酶产生菌的固体发酵参数优化
纳豆激酶
固体发酵
参数优化
固体发酵过程参数检测与优化控制
固体发酵
软测量
优化控制
解耦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双向固体发酵技术的灵青菌质发酵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青木香 灵芝 固体发酵 马兜铃酸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7-399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813.2012.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 287 2248 23.0 31.0
2 刘学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 33 124 5.0 9.0
3 苏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木香
灵芝
固体发酵
马兜铃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813
22-1375/R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1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2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2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