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同课异构”是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构建差异性教学策略,同伴参与课堂观察、比较反思、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实践证明,参与“同课异构”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文化价值与课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激活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致力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在“思想交换”中打开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我曾组织过一次语文组的“同课异构”活动,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同一篇课文《长城》。其中一位老师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教学,充分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感慨。教师让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再进行全班交流,畅谈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呈现画面,心中涌动情感。
推荐文章
观课议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探索
观课议课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
发展
“同课异构”促进体育职新教师快速成长
同课异构
实践
思考
成长
浅谈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幼儿教师
成长
途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课异构,给力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期刊 师资建设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 主动参与意识 情感体验 教学策略 组织教学 阅读课文 教材内容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3
页数 1页 分类号 G45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漆昌琼 20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师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
主动参与意识
情感体验
教学策略
组织教学
阅读课文
教材内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月刊
1008-6390
50-1209/G4
重庆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内
78-209
出版文献量(篇)
69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