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50 ml乙腈-水(体积比90:10)萃取小麦试样,提取液稀释过滤后经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特异性抗体的Zearala Test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甲醇1.5 ml洗脱,洗脱液用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60∶40)混合溶液,流速为1.0 ml/min,采用荧光检测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质量浓度在10.0~500.0 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5.0 μg/L.应用此方法分析小麦加标样品,试样的平均回收率为83.7%~86.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符合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要求.
推荐文章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油中F-2毒素含量的研究
F-2毒素
玉米油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溶剂萃取预处理方法研究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油
溶剂萃取
预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子印迹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
分子印迹
免疫亲和柱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氯霉素和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
牛奶
氯霉素
玉米赤霉醇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
来源期刊 粮食与饲料工业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小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玉米赤霉烯酮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检测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0,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07.4|O657.7+2
字数 1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彦斐 8 55 5.0 7.0
2 王伟 10 38 3.0 5.0
3 刘安法 3 20 3.0 3.0
4 李明奇 9 24 3.0 4.0
5 邬冰 5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玉米赤霉烯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粮食与饲料工业
双月刊
1003-6202
42-1176/TS
大16开
武汉市卓刀泉南路3号
38-1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6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6242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