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DL-3苯乳酸是近年来发现可以由部分乳酸菌分泌产生的一种新型有机酸,它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并且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低浓度添加时不影响食品风味等优点.然而现有苯乳酸检测方法存在所需检测设备投入成本高、操作步骤繁琐等缺陷,从而严重限制高产苯乳酸菌株的筛选和利用.本研究建立乳酸菌发酵液中苯乳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0.5%磷酸水溶液(V/V),B:0.5%磷酸乙腈溶液(V/V).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DL-3-苯乳酸浓度在60~800 mg/L之间线性回归良好(其方程为y=14.723x +0.132 5,r=0.9999).应用本检测法对乳酸菌MRS发酵上清液进行50~ 150 mg/L的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其平均回收率均在94%以上,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58%,由此表明本检测方法确实可行.
推荐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苯乳酸和苯丙氨酸含量的研究
苯乳酸
苯丙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莲子
乳酸菌
发酵工艺
鸡腿菇浸提液对乳酸菌生长的作用
鸡腿菇浸提液
乳酸菌
促生长
乳酸菌源共轭亚麻酸的分离制备
乳酸菌
共轭亚麻酸
高效液相色谱
C30高效液相色谱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酸菌发酵液中DL-3-苯乳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苯乳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MRS培养上清 乳酸菌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与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3,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2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55x.2013.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舟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8 130 7.0 9.0
2 柳陈坚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73 408 11.0 17.0
3 龚福明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61 6.0 7.0
4 张忠华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2 77 5.0 8.0
5 李洪梅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72 5.0 8.0
6 李晓然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43 12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乳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MRS培养上清
乳酸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855/X
53-1123/T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64-79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0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