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阿拉伯胶和壳聚糖分别为聚阴离子和聚阳离子,构成复凝聚体系,研究pH、温度、时间、离子强度和总固形物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对阿拉伯胶/壳聚糖复凝聚反应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凝聚相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添加NaCl,采用去离子水处理条件下,将1%壳聚糖和6%阿拉伯胶等体积混合,调节pH 4.5,于45℃条件下保温10 min,此时得到的复凝聚相的浊度为0.929,最大凝聚相产率达86.5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凝聚相是阿拉伯胶和壳聚糖通过静电相互吸引结合而成.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显示复凝聚相含有大小不一液泡的微观网状结构.
推荐文章
酸催化水解阿拉伯胶制备L-阿拉伯糖工艺
阿拉伯胶
L-阿拉伯糖
催化水解
催化剂
反应
复凝聚法制备4种壳聚糖微囊的比较
复凝聚法
壳聚糖
微囊
制备
阿拉伯胶在黄铜矿滑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及机理
滑石
黄铜矿
浮选分离
阿拉伯胶
5-FU壳聚糖-阿拉伯胶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缓释
微囊
5-氟尿嘧啶
复凝聚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阿拉伯胶/壳聚糖复凝聚相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壳聚糖 阿拉伯胶 复凝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9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3 307 11.0 16.0
2 黄国清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74 420 12.0 17.0
3 肖军霞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450 12.0 17.0
4 孙燕婷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 6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壳聚糖
阿拉伯胶
复凝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